• 課程五:新會陳皮的特點、優點、辨別

    如何辨別陳皮年份造假

    發布時間:2022-07-19

                

     

      新會陳皮年份造假有兩種情形:一種是拔高實際年份;如將10年的皮充當15年的皮銷售,欺騙經驗不足的消費者。一種是人為做舊,通過一些手法改變陳皮外觀顏色或加速顏色變化,使實際低年份的陳皮呈現出高年份陳皮的顏色程度,以此瞞騙消費者。

        很多人判斷陳皮的年份僅僅以外皮顏色來區分,認為外皮顏色越深越黑,就代表年份越久,這顯然不正確。因為可以通過一些人為的手法加深陳皮的顏色,其次不同儲存環境和工藝也會導致相同年份的皮外觀顏色不一樣。

      陳皮的價值和價格與年份成正比,高年份的陳皮價格高昂,一些不法商家利用消費者判斷陳皮年份經驗欠缺、行業缺乏權威鑒別等漏洞,通過各種手法改變陳皮的顏色,或人為加快陳皮顏色的變化,欺騙消費者。也就是所謂的陳皮年份造假。年份造假的陳皮,價格不菲,會讓中招的消費者遭受極大損失!

      

      目前能收集到的人為做舊手法大致有如下這幾種:

      

      一是:泡染茶水;一般用普洱等茶水對較新的皮進行泡染,然后曬干或烘干;染過茶水后的皮,顏色變得很深,2年皮可以染出2、3十年深度。

    二是:人為灑水加濕,再悶蓋;在高溫高濕度下,可以人為加速陳化,加速陳皮顏色變深。

      三是:蒸皮;蒸汽蒸過的皮,再曬干或烘干;可以加深陳皮的顏色。

      四是:高溫烘干做舊;使用低年份陳皮勾兌了陳皮水或陳皮精再高溫烘干,這樣能夠快速達到人為做舊效果

     

      知道有造假,為避免不必要的損失,那應該如何去判斷呢?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綜合判斷:

    一、通過外皮顏色判斷:

    (1)顏色一般不會過于統一:

      陳皮外表皮不同部位,其成分含量有所不同,因而其顏色變化規律不會過于全部統一,有一個漸變過渡。比如是呈黑色的,整片皮不會是千篇一律的同一種黑色,往往有紅褐,有深棕,有淺黑,有暗黑,才屬于自然變化。如下面幾組圖對比:

     

    圖片說明:以上兩個皮,陳皮外皮顏色正常情況下有深有淺,并不會統一,屬于正常的皮。

     

    圖片說明:上面這兩個皮,表皮顏色黑得過于統一,且深得不正常,內囊色澤也異常。這種皮值得懷疑。

    圖片說明:這個皮從顏色看似乎年份很高,但仔細看,果蒂卻顯得十分新鮮,那就十分違反常識了。

     

    (2)年份高不一定很黑,很黑的不一定年份高:

      首先說明的是,貯藏條件和陳化工藝不同,會影響陳皮陳化顏色變化的速度和程度,即同樣是10年的皮,不同生產者的產品顏色是一定會存在或多或少差異的,不能一概而論。因此,外表皮黑的程度不能作為陳皮年份的準確判斷依據,只能作為一個輔助參考因素。有的特高年份的皮,也不一定顯得很黑,如下圖這份30年的陳皮。

      那么,外表皮顏色的程度是否有助于判斷是否存在人為做舊呢?比如一種情況:當有人拿表皮很黑的皮來跟你說是10年、15年、20年的皮,那就要加以鑒別,要通過其它手段(如滋味)判斷是不是人為做舊。因為正常情況下,不是特別高年份皮,外表皮往往不會顯得特別黑,往往是紅褐色、黃褐色或棕褐色。如上面所說,有此即便很高年份,外表皮也不是特別的黑色。

      

    圖片說明:這一片真正30年的皮,外表也不是特別的黑,表皮顏色有深有淺,并不會很統一。

    二、通過內囊顏色判斷:

    1)內囊在顏色的均勻和統一方面與表皮恰恰相反,內囊顏色往往是比較均勻、統一的;如果顏色是這一塊那一塊,根本不均勻統一,那就要注意了。

    (2)內囊顏色一般不會是黑色的,即便3、4十年的皮,也不會是明顯的黑色。低年份:內表面由雪白色至淺黃色、深黃色,中高年份:內囊風化呈自然剝落狀,由黃褐色至棕黃色、棕褐色甚至是暗灰色。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圖片說明:以上這兩個年份的皮,內囊顯均勻的黃褐色或深黃褐。是正常的皮。

     

    圖片說明:這片號稱20年的皮,內囊顏色過于深,色彩不自然、不均勻,且沒有浮松脫落感。這個皮明顯不正常。

    (3)正常而言,內囊的顏色變化是比較有規律的,是逐漸由淺到深的(外皮就不會那么有規律):

    特別說明:上圖僅為參照圖。跟外皮顏色一樣,因貯存環境和方式有差異,相同年份的陳皮內囊顏色也會有一定差異,比如會有5年皮的內囊顏色相比8年皮差不多或顯得還要深一些的個別情況;只要不是人為做舊或拔高年份,只要年份真實,且并無其它異樣,都是正常陳皮。

    三、通過色澤的自然感判斷

      無論是外皮還是內囊,顏色都應當是感覺很自然的,是有自然光澤的,高年份的會感受到明顯的年代感,和一種很自然的陳舊感,有人比喻為“塵灰色”。反之,看起來顏色不自然,沒自然光澤,暗啞,或過于黑,那就要注意了。(見上面的相關圖片對比)

    四、通過內囊形狀判斷

    (1)先看正常情況:

      正常是紋理清楚的,較高年份有明顯的浮松、自然脫落感,呈立體感。反之,如果是不僅沒有浮松脫落感,反而顯光滑、緊致、反光的,那就不正常了;往往是蒸煮過或泡染過水,然后曬干或烘干,才會導致內囊如此光滑、緊致、結實。

    對比以下幾份皮:

    圖片說明:以上這兩份皮顯示,年份較高之后,往往紋理較清楚,有較明顯的浮松、自然脫落感,呈立體感(年份高的青皮則沒有明顯的內囊,年份很高的皮如30年皮,也可能因內囊基本脫落在,而沒有明顯的浮松感)。

    圖片說明:這份30年皮,內囊色澤自然、均勻,因年份比較久,內囊已有較多脫落(主要營養成分在外表皮,內囊脫落不影響品質),浮松不再那么明顯。

     

    (2)再對比不正常情況:

    圖片說明:這一片皮,從顏色深度看似乎年份較高,但卻無明顯的浮松脫落感,反而顯得光滑、緊致、結實,同時顏色不自然,色澤暗啞,深淺不均勻,可以考慮人為做舊。

     

    應當注意的是:(1)青皮一般內囊不發達,所以浮松脫落感覺并不明顯,往往比較光滑;這點要注意區別。(2)年份比較久的老皮,內囊脫落所剩無幾,也不會有明顯的浮松脫落感。這兩種情況不影響它是真實年份的好陳皮;要區別開來;這類皮可以通過其它方面進行判斷。

    五、通過陳皮湯色判斷:

    新會陳皮陳皮的正常的茶湯色是:青黃色(青皮或二紅皮)或金黃色(大紅皮),無論高低年份必定是清亮通透的。因此:如果湯色過于深,出現黃色以外的顏色,或者比較暗濁,或者干皮遇到開水就脫色,那就是染過茶色之類的,必定是不正常的。

    圖片說明:左邊為正常的10年皮,右邊為表面顏色異常的皮,同等條件下開水泡10分鐘的結果;正常皮的湯色金黃色且通透,異常皮則為茶紅色(正常陳皮不會出現紅色成分),且異常皮的皮渣放在干凈的紙巾上出現染色現象。

     

    以下是新會陳皮正常的湯顏色:

    正常的陳皮湯色,金黃、通透、明亮。

    六、最準確的方式:通過聞、品味道判斷

    (1)應當符合新會陳皮的香氣滋味由低到高年份各階段的變化規律:

    由刺激芳香味→清新芳香味→淡淡陳香味→濃郁陳香味→陳香藥香味。

    低到高總趨勢:辛、澀、痹、雜、刺激 → 甘、香、醇、陳。

    5年以內的皮甚至還保留著一定的原始柑味。

    不符合這個規律的,往往就是拔高了年份;比如,一份標示20年的皮,卻表現出柑味,或辛、澀、痹、雜、刺激的特點,那基本是假年份。

     

    (2)另:如果散發出超出新會陳皮正常香氣味道的其它怪異的味道,如散發出其它茶的味、紅糖味等,甚至是讓人感覺惡心的味道,那必定是泡染過了。

     

    小結:

      是否通過人為做舊進行年份造假,通過以上分析的①外皮顏色、②內囊顏色、③整體外觀色澤自然度、④內囊形狀、⑤聞和品味道、⑥湯色 六個維度進行綜合判斷。新會陳皮在陳化過程中,會受到多方面的因素影響,如:天氣、溫度、濕度、存放環境,貯存容器、陳化工藝等。貯藏條件和陳化工藝不同,也影響著陳皮陳化的顏色、外觀形狀、質地的不同。通過多個維度綜合判斷,準確度更高。

      若從單個維度而言,其中最準確的,當然是通過陳皮茶湯的香氣滋味進行判斷。

    乱来大烩杂肉欲小说目录